「顫」停手抖,手部運動陪你對抗帕金森氏症!
金曲歌后詹雅雯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消息一傳出,引起全台歌迷關注。帕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不只是詹雅雯這位音樂界的巨星,許多名人,如拳王阿里、好萊塢影星米高福克斯以及臺灣音樂教父李泰祥等也都深受帕金森氏症所苦。帕金森氏症不僅會對患者的身體產生負面影響,還會對其生活品質和情緒健康造成困擾。關於帕金森氏症分類與分期、自我檢測、症狀表現、治療方法及解決方案通通報給你知!
目錄:
一、 什麼是帕金森氏症?可能原因有哪些?
帕金森氏症(Pakinson's disease, PD)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之外最普遍的神經系統疾病。主要是因腦部的基底核和黑質神經系統退化所致,使大腦無法產生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從而引起運動障礙症狀,是一種漸進式惡化的疾病,會逐漸影響患者的整個神經系統。
根據110年健保資料統計,帕金森氏症患者共有77,428人,其中以年齡層71~80歲為最高,約有有27,089人,其次為81~90歲,約有21,648人,第三為61~70歲,約有18,166人。
- 好發族群:帕金森氏症主要好發族群為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年紀越大罹病風險也越大。然而,現在有越來越多45歲以下的年輕人也被診斷出患有帕金森氏症,稱為年輕型帕金森氏症,其進展較緩慢,預後也相對較好。
- 可能原因:引起帕金森氏症的真正原因仍不明,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大腦多巴胺濃度,包括:基因遺傳、感染發炎、環境毒素、腦部退化及頭部外傷等。
-
疾病分類:一般在臨床上帕金森氏症可分為
- 原發型巴金森氏病(又稱典型巴金森氏症):最常見的種類,約佔所有帕金森氏症患者的70%至80%,由腦部自然退化所引起,與年齡及遺傳較相關。
- 非典型巴金森氏症:出現帕金森氏症症狀,但可能由其他疾病或因素 引起,例如藥物副作用、腦部損傷或中風等。
- 次發性巴金森氏症:指由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的帕金森氏症,例如腦外科手術、藥物中毒或某些遺傳疾病等。
二、 帕金森氏症自我檢測
帕金森氏症是可以被早期發現和治療的疾病。臺灣動作障礙學會建議,50歲以上的人每個月8號應進行一次自我檢測。
-
簡單快速-手指操檢測
Step 1:伸直右手,五指打開,然後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按壓25次。
Step 2:接著換左手,同樣按壓25次。
→如果你發現按壓速度不同、變慢、有停頓,或者手指無法開啟、開合大小改變,建議回答「帕金森病自我檢測表」的10個問題,進行進一步檢測。 -
帕金森氏症自我檢測表
根據德國帕金森症協會提供的「帕金森氏症自我檢測表」,如果10種情況中有3個以上回答為「是」,可能是帕金森氏症的初期前兆,建議尋求神經內科醫師的診斷和治療。


三、 帕金森氏症症狀有哪些?
帕金森氏症的症狀因人而異,且每個人的病情進展速度也有所不同。
-
典型動作功能障礙症狀:

- 靜態性顫抖(resting tremor):在靜止不動的狀態下,身體不由自主顫抖,常發生在單側肢體,手指會有如同如搓藥丸或數銅板的動作。當肌肉完全放鬆時,可以減輕或消除顫抖的情況。然而,如果情緒緊張,則可能會使顫抖情況加劇或惡化。
- 肢體僵硬(rigidity):因全身肌肉僵硬,使活動變得困難,出現手腳不靈活,走路時手臂擺動消失,頸部及手臂疼痛情形。
- 動作緩慢(bradykinesias):起始動作變得緩慢,走路步伐變小,甚至會有腳邁不開而拖著腳走路情形,呈現小碎步的現象。且眨眼頻率減少,表情變得較少,臉部出現僵硬和缺乏笑容,又稱為「面具臉」
- 步態不穩(postural instability):維持正常姿勢的反射消失,身體不易保持平衡,且頭頸軀幹、雙肩逐漸向前彎曲、重心不穩,跌倒和受傷的風險增加。
-
非動作功能障礙症狀:
- 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如便祕、尿失禁、頻尿、性功能障礙等。
- 精神症狀:如憂鬱、失智、易怒、幻覺、躁動不安等。
- 溝通障礙:如說話小聲、含糊不清、語調平淡等。
- 感覺功能異常:如嗅覺異常、肢體麻木、痛覺等。
- 睡眠障礙。
-
末期階段症狀:
因爲嚴重的運動障礙、全身肌肉僵硬,會出現嚴重的平衡問題,所以大多無法行走,呈現臥床狀態。而長期臥床時常會伴隨出現褥瘡、營養不良等狀況,此階段需要專業人員全天候照料。
四、 帕金森氏症的分期
依患者運動失調的嚴重度可分為五期:
第一期:出現單側肢體症狀,動作變慢,對生活較為無礙。
第二期:出現雙側肢體症狀,但還能維持身體平衡。
第三期:出現平衡障疑,難以維持身體平衡,易跌倒。
第四期:出現行動困難,只能勉強站立,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照顧。
第五期:需使用輪椅或臥床,無法獨自行走,日常生活依賴他人照顧。
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病情發展速度不同,有些人病情可能在短短3年內從初期惡化到末期,而有些人可能經歷長達30年。然而,及早接受治療,可控制病情進展,有助於延緩病情的惡化。
五、 帕金森氏症要怎麼治療?有辦法痊癒嗎?

帕金森氏症目前仍沒有完全治癒的方法,但透過藥物、手術等治療,可以減緩症狀並提高生活質量。以下是常見的帕金森氏症治療方法:
- 藥物治療:針對巴金森氏症運動障礙的問題,醫生通常會開立特定的藥物,例如多巴胺補充劑,幫助調節腦部中受影響的神經傳導物質,減輕運動異常和肌肉僵硬等症狀。
- 手術治療:在特定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深部腦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這是一種藉由電流精準刺激到腦部特定區域的手術,可緩解帕金森氏患者運動異常的症狀。
- 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師可以協助進行運動和肌肉強化訓練,改善姿勢和平衡,減少步態異常等帕金森氏症症狀。
- 語言治療:語言治療師可以幫助改善患者的語言和說話能力,並提供解決吞嚥困難的問題。
六、 帕金森氏症日常保健六原則
對於帕金森氏症患者來說,及早發現並及早治療是非常重要的。而除了接受醫療治療外,良好的居家照護也能延緩病情惡化。這些措施可以給予患者更好的生活品質,提高他們的病情管理能力,並減少症狀的惡化。
-
規律服藥:規則及規律的服用藥物可以維持穩定的動作功能。
- 避免跌倒:藉由定期運動、保持良好的姿勢、創造安全的環境、注意藥物副作用以及使用適合的輔具等方式,可以幫助他們減少跌倒事故的發生。
- 規律運動:以漸進式的活動增進肌肉的強度可以提升治療的成效、緩解疾病症狀、更可以增進自我照護能力,作為復健方式。
- 促進排便:多攝取高纖維食物,以及水分,有助排便順暢。
- 均衡營養:維持均衡的營養很重要,但攝取過高的蛋白質會影響藥物的吸收,建議吃藥時要配大量的水,至少150-250 CC,接著馬上進食吃飯(吃藥配飯)。
-
充足睡眠:晚上睡覺在深度睡眠時,可以促進多巴胺細胞的功能,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狀 。
七、 帕金森氏症手部症狀的解決方案
帕金森氏症是由於中腦黑質區的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及死亡,導致運動功能失調,並出現動作緩慢、肢體僵硬及手抖等問題。而手部運動障礙的這些症狀可能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擾,例如無法穩定拿湯匙或筷子進食、無法靈活的穿衣及扣鈕扣等。想要延緩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病程並改善其手部不適的症狀該怎麼做呢?
-
手部運動

除了藥物及手術治療外,規律運動已被證實可改善帕金森氏症患者的運動和非運動的症狀及大腦功能。而手部訓練可以提高運動神經元的興奮性,這有助於提高帕金森氏症患者手部的穩定性,同時可改善關節僵硬造成的不舒服,還可增加手部的肌力。
-
手指操-拇指碰指尖:
一般來說,物理治療師會指導患者進行可以活化腦部的「手指操」,因爲手指的精細動作需要大腦多個部位的參與,進行手指操可以刺激神經,有助於預防腦力的退化,也能訓練協調性,還能保持心情愉悅,是延緩手、腦退化的好方法!
★步驟:
Step 1:用右手拇指觸及食指指尖1次 (如圖1)
Step 2:用右手拇指觸及無名指指尖2次 (如圖2)
Step 3:用右手拇指觸及小指指尖3次 (如圖3)
Step 4:用右手拇指觸及中指指尖4次 (如圖4)
Step 5:返回再用右手拇指觸及小指指尖3次→無名指指尖2次→食指指 尖1次。
Step 6:左手重複上述動作
Step 7:建議每天雙手來回重複20次 -
手部握球運動
透過反覆掐、捏、握、放的動作來增強手指、手掌與前臂的肌肉力量和靈活度,並且放鬆手部僵硬的肌肉,改善手指僵直的問題,同時也可以加強手部抓握的力量。
★步驟:
Step 1:手臂自然垂放
Step 2:選擇軟球緊握加壓10秒,並同時口念1~10秒 (如圖5)
Step 3:放鬆手掌20秒,並同時口念1~20秒 (如圖6)
Step 4:建議每次重複5下,每天至少20次


-
手指操-拇指碰指尖:
-
手部律動運動

然而,隨著帕金森氏症進展至疾病的中後期,患者可能手抖、肌肉僵硬和姿態不穩等症狀加重,不但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難以自行進行手部運動。因此,我們需要有一個替代方法來緩解患者手部不適的症狀、增進手部和肢體活動,以增強獨立生活能力。
TURTLE GYM特多勁的手部運動機,是一款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手部運動設備,以等速度開合方式進行「被動式運動」,不但輕鬆、安全且不費力。手部律動機以反覆等速開合設計,可幫助手部循環運動,減緩手部退化僵硬不適等問題,提高手部靈活度與力量,且機體斜面的設計能讓雙手與握柄緊密貼合,在使用上更為舒適,是「顫」停手抖的好選擇。
帕金森氏症手部運動新選擇 >>BX2手部運動機
▲ 手部律動運動的功能
✔️ 舒緩手部僵硬帶來的生活不便。
✔️ 訓練手掌穩定性與握力。
✔️ 訓練帕金森氏症手部功能。
✔️ 訓練手掌肌力、向心力與離心力。
✔️ 手部律動能舒緩各種族群常態手部困擾。
▲ 使用方式:
- 手部放鬆訓練:雙手與握柄緊密貼合,採放鬆姿勢輕握握柄,被動刺激手部,可減緩手部退化僵硬不適的問題,達到促進放鬆、舒緩的目的。
-
手部肌力訓練:雙手與握柄緊密貼合,緊握扶手,主動施力刺激活化手部機能,可提升握力,達到增加手部肌力的效果。
★步驟:
Step 1:雙手緊握10秒,並同時口念1~10秒
Step 2:雙手輕握20秒,並同時口念1~20秒
Step 3:建議重複循環訓練每天15分鐘
-
肩頸放鬆訓練:雙手伸直,緊握握柄,振動可刺激到手臂及肩膀,緩解肩頸僵硬、緊繃的問題,達到肩頸放鬆的目的。


▲帕金森之父-陸清松教授【8題解答 | 如何對抗帕金森病?】
台灣帕金森之父陸清松教授推薦的手部運動機哪裡買 > > BX2手部運動機
參考資料:
- 台灣動作障礙學會(2019)。帕金森氏病自我檢測表 Parkinson's disease self-examination。
- 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2018)。巴金森照護五部曲。生活照顧。
- 陸教授神經科診所(2023)。帕金森病的病程管理與目標:要5 正念,才有3 Lucky 7。
- 劉育志(2022)。調節大腦多巴胺對抗巴金森氏症!左右25下手指操先自我檢測。
- 呂紹瑜、何承訓(2022)。運動對帕金森氏症病程發展的影響。中正體育學刊,(14),12-20。
- 曾科達、蔡佳良(2009)。身體活動介入對巴金森氏症患者的影響。大專體育,(103),154-160。
登入